
u 个人简介
南海,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2016.11至今,于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担任计算机学院“人机共融”学科主任,重庆理工大学双创中心“理工VR创新实验室”创始人与负责人,重庆理工大学“数字媒体与游戏科学协会”指导教师,重庆理工大学ACM、CSP考试学习中心负责人,中国智能可穿戴委员会委员,《程序员》杂志(CSDN)“算法与数学”栏目专家组成员。
2016年于重庆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主持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项、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青年项目1项、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项。承担面向无人机集群的在线博弈与策略收集技术、机务保障中机翼安装工作的AR技术应用研究等企业委托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如Signal Processing-Image Communication等发表论文30篇(SCI 收录18篇;EI 收录7篇);获得河南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
2017年以来创建的理工VR创新实验室团队,致力于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研究、游戏人工智能研究、原创应用及独立游戏的创新设计;拥有从理论研究、创意设计,到产品开发的产、学、研人才梯队(含工程师、教师、硕士、本科)30余人;具备百万余元相关硬件设备;获得Next Idea腾讯游戏创新大赛银奖、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游戏类冠军、中国独立游戏开发创作大赛最佳创意奖等国内顶级行业奖励 20 余项;已培养数十名毕业生从事相关行业工作;逐步在我校数字多媒体交互领域的教学、竞赛、就业指导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与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开展理论研究合作。与某军工兵器、某军工航空、某军医机构、国家电网等建立成果转化合作。
u 研究领域
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机器视觉与多模态;游戏人工智能;膜计算
l 虚拟现实/混合现实(VR/MR)、机器视觉与机器学习:
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和5G科技、元宇宙的前沿应用,VR/MR与其带动的相关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机遇。眼球跟踪、环境感知等新的智能技术正在应用于下一代的VR/MR设备,使其在远程医疗、军事训练、数字娱乐、教学等较多领域初露锋芒,然而相关的科学应用还未完全展开,体验等相关的技术也有待提升,相关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是当下的一个热点。
实验室团队拥有的“VR实验室”配备有目前最先进的、全部品牌门类的VR/MR设备,包括微软出品的HoloLens 2,HTC出品的全套:VIVE Pro、VIVE Pro Eye、VIVE COSMOS Elite、Focus Plus,Oculus出品的全套:Quest、Rift S,以及PICO 4、VR万向跑步机、数据手套、肌电手环等穿戴设备,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VR/MR开发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具体研究包括:
1、三维注册与虚实融合(依托成都飞机工业(集团)项目);
2、基于机器视觉和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研究与应用(依托陆军军医大学项目);
3、情绪感知VR研究(高校科研合作):感知用户情绪的轻便VR头显,打开元宇宙的新入口。(世界范围内首创)
[世界周刊]故事:虚拟“新”现实(央视网2020.7.19)
l 游戏人工智能:
游戏被誉为人工智能研究的“果蝇”,随着深度学习研究的兴起和Alpha Go、OpenAI等成果的推出,游戏人工智能成为继图像、文本之后机器学习领域的又一大研究热点。其对下一代智能游戏产业起到核心推动的作用,还被用于虚拟仿真训练、智能无人平台、军事等众多领域,谷歌、腾讯、中科院等越来越多的机构陆续投入相关研究。然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游戏人工智能研究尚且属于交叉学科,从事研究的人员较少,人才缺口较大,是当下相关科研和产业的一个风口。
实验室团队依托的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系拥有深度学习领域教师近10人、研究生20余人,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VR实验室”拥有师生30余人,具有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RTX2070以上开发用终端10余台,为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具体研究包括:
1、深度强化学习(依托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项目),研究即时战略/战术(RTS)类游戏的人工智能对抗;
PS-MAGDS强化学习训练微操的框图
2、基于深度学习的关卡自动生成;
“愤怒的小鸟”关卡生成结构
3、基于游戏引擎(Unity与UE)仿真训练的机器学习研究;
无人机数字孪生(Air Sim)
使用强化学习(PPO)和监督式学习来训练无人机自主控制
l 膜计算和膜进化算法研究(高校科研合作)
膜计算旨在从生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中以及从组织和器官等细胞群的协作中,抽象出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型(P系统),其算力对比传统计算模型有显著优势。基于P系统对图论算法进行改写和改进;对强化学习策略与膜进化算法的结合进行理论性研究。

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抽象出膜系统
u 承担科研项目(按项目起始时间排序)
纵向项目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类别 |
项目起止时间 |
协同图像检索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重点项目) |
2011.1–2012.12 |
基于SLG的机器人足球新型博弈模型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 |
2013.6–2014.12 |
基于回合制战棋机器博弈的用树搜索算法研究 |
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
2015.9–2018.8 |
VR/MR在辅助驾驶中的研究和应用 |
校级项目 |
2017.5–2020.5 |
基于电路仿真的VR数字电路实验系统 |
重庆市教委(一般项目) |
2019.10–2022.9 |
基于虚拟现实的沉浸式外语学习系统 |
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重庆市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 |
2024.6.30- 2025.6.30 |
横向项目 |
(荣昌文化遗产)制扇模拟系统虚拟现实课程建设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0.4–2020.5 |
VR驾驶教学系统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0.4–2020.12 |
腾讯•罗布乐思作品征集活动官方签约优秀作品研发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1.3–2021.6 |
机务保障中机翼安装工作的AR技术应用研究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1.9–2023.6 |
国家电网图像识别信息化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研究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1.10–2023.9 |
基于充电桩自动插枪图像识别的研究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1.12–2022.12 |
“创伤综合数据库系统”与“严重创伤3D伤情和手术模拟数据库”的项目的软件研发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2.1–2022.6 |
模拟伤员数据库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2.4–2023.4 |
****军事冲突中前伸损伤控制复苏决策软件系统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2.9–2022.11 |
AR拓展融合工具开发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2.10–2023.10 |
案例信息化原型系统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3.7-2024.10 |
基于VR的光传输网管实训系统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3.9–2024.12 |
特定场景救治评估与虚拟练习系统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3.11–2024.2 |
充电桩人机交互界面QT软件技术要求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4.9-2025.10 |
XR 医疗模拟训练集成系统方案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4.10-2026.4 |
尿失禁信息采集系统专用电极加工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4.10-2024.12 |
AR辅助装配技术开发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24.11-2026.2 |
参研项目 |
基于区块链的AI计算资源共享系统 |
企事业单位委托 |
2018.6–2019.5 |
非线性多智能体网络的信息传播安全性与一致性控制研究 |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青年) |
2020.10–2023.10 |
面向社交媒体的用户人格倾向分析及其在网络谣言传播中应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专项项目 |
2022.1–2022.12 |
面向边缘智能驾驶视觉空间的联合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 |
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22.8–2025.7 |
以上合计:本人承担经费 526.5万元 |
u 代表性成果
[1] 论文
期刊论文
(1) Hai Nan, Jie Zhang, Ping Guo*, Jiqiao Jiang, Xu Zhang, An arithmetic operation P system based on symmetric ternary system. PloS one, 2024, 19(11): e0312778.
(2) Hai Nan, Zhijian Xue, Chaoyue Li, Mingqiang Zhou*, Xiaoyang Liu*, P System Design for Integer Factorization, Applied Sciences, 2023, 13(15): 8910.(JCR-2区)
(3) Hai Nan, Yumeng Kong, Jie Zhan, Mingqiang Zhou*, Ling Bai*, P System with Fractional Reduction, Applied Sciences, 2023, 13(14): 8514.(JCR-2区)
(4) Hai Nan, Jiqiao Jiang, Jie Zhang, Ran Liu*, Aijuan Wang*, Conversion between Number Systems in Membrane Computing[J]. Applied Sciences, 2023, 13(17): 9945.(JCR-2区)
(5) Hai Nan, Qilang Ye*, Zitong Yu, Kang An, 3sG: Three‐stage guidance for indoor human action recognition, IET Image Processing, 2024.
(6) Hai Nan, Kai Zhao*, Xuefei Han, Dongjie Zhao, Learning neural implicit surfaces with local probability standard variance. IET Image Processing, 2024, 18(12): 3241-3250.
(7) Xuefei Han, Zheng Liu, Hai Nan*, Kai Zhao, Dongjie Zhao, Xiaodan Jin, PW-NeRF: Progressive wavelet-mask guided neural radiance fields view synthesis.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2024, 147: 105073.
(8) Hai Nan, Bin Fang*, Guixin Wang, Weibin Yang, Emily Sarah Carruthers, Yi Liu, Turn-based War Chess Model and Its Search Algorithm Per Tur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Games Technology, 2016, 1-14
(9) Hai Nan, Bin Fang*, Weibin Yang, Jiye Qian, Ming Li, Yi Liu, Yushu Zhang, Crypt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Robust and Blind Watermarking Scheme for Dual Color Image,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5, 1-10
(10) Laquan Li, Jiaxin Tan, Lei Yu, Chunwen Li, Hai Nan*, Shenhai Zheng, LSAM: L2-norm self-attention and latent space feature interaction for automatic 3D multi-modal head and neck tumor segmentation, Physics in Medicine & Biology 2023, 68(22): 225004.(中科院2区)
(11) Aijuan Wang, Junyang Li, Hai Nan*, Achieving Light-Weighted Secure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 in a Smart Grid, IEEE Access, 2022, 11: 14951-14960.(JCR-2区)
(12) Ming Li, Mengdie Wang, Haiju Fan, Yanfang Liu, Huizhi Zhang, Hai Nan*, On the security of image cryptosystems using DRPE based on scrambling and diffusion, 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 2024, 56(2): 241.(JCR-2区)
(13) Hong Liu*, and Hai Nan, Color image security system using chaos-based cyclic shift and multiple-order discrete fractional cosine transform,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13, 50: 1-7
(14) Wei Zeng, Junjian Huang*, Wei Zhang, Hai Nan, Zhenjiang Fu, SlowFast Action Recogn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 Detectors, Electronics, 2022, 11(22): 3770.
(15) Yushu Zhang, Di Xiao*, Wenying Wen, Hai Nan, Cryptanalysis of image scrambling based on chaotic sequences and Vigenère cipher, Nonlinear Dynamics, 2014: 1-6
(16) Yushu Zhang, Di Xiao*, Hong Liu, Hai Nan, GLS coding based security solution to JPEG with the structure of aggregated compression and encryption,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14, 19(5): 1366-1374
(17) Yushu Zhang, Di Xiao*, Wenying Wen, Hai Nan, Moting Su. Secur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 based on digitalized modified logistic map and 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15, 27(1): 22-29
(18) Jiye Qian, Bin Fang*, Weibin Yang, Xiao Luan, Hai Nan, Accurate tilt sensing with linear model, Sensors Journal, IEEE, 2011, 11(10): 2301-2309
(19) Ming Li, Di Xiao*, Zhongxian Peng, and Hai Nan, A Modified Reversible Data Hiding in Encrypted Images Using Random Diffusion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ETRI Journal, 2014, 36(2): 325-328
(20) Ming Li, Di Xiao*, Yushu Zhang, and Hai Nan, Reversible data hiding in encrypted images using cross division and additive homomorphism, Signal Processing-Image Communication, 2015.11, 39: 234-248
(21) 张小川*,李琴,南海,彭丽蓉,改进UCT算法在爱恩斯坦棋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2018,45(12):196~200
(22) 廖晓峰*,岳蓓,周庆,南海,用混沌映射的图像加密算法实现 FPGA,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0):1189~1193
(23) 李林,刘政,南海*,张泽崴,魏晔,基于改进双重深度 Q 网络主动学习语义分割模型.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Jisuanji Yingyong Yanjiu, 2024, 41(11).
(24) 张梓靖,张建勋,全文君,南海*,多元时序的深度自编码器聚类算法,计算机应用研究,2023,31(07):2600-2611
(25) 张泽崴,张建勋,邹航,李林,南海*,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图像特征分类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3,08(12):12-16
会议论文
(1) Daixin Li, Hai Nan*, Kai Zhao, Revolutionizing Face Recognition: Leveraging FRFormer and Swin Transformer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Information and Big Data Applications. 2024: 581-589.
(2) Dongjie Zhao, Hai Nan*, Kai Zhao, Sparse angle CT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neural radial field,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IC-BIS 2024). SPIE, 2024, 13208: 196-201.
(3) Hai Nan, Wanping Liu, Chao Liu, Chengyun Song*, Weak Ordering Space Search in Turn-based War Chess Gaming,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curity, Pattern Analysis, and Cybernetics, 2018, p141-145
(4) Wenjun Quan, Qing Zhou, Hai Nan*, Yanbin Chen, Ping Wang, A user-satisfaction-based clustering method,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8, 56-60
(5) Wenjun Quan, Qing Zhou, Hai Nan*, Ping Wang, An original data understanding proces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CSAE), 2018.10, Hohhot
(6) Yu Chen, Ling Bai, Yao Tan, Yahui Liu, Hai Nan*, Research on turn-based war chess game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Modeling, 2022.CN631
[2] 团队建设
作为创始人创建“理工VR实验室”,致力于虚拟现实及混合现实技术研究、游戏人工智能研究、原创应用及独立游戏的创新设计;目前开发、策划及3D建模的师生团队(含工程师、教师、硕士、本科)30余人;所在系具备百万余元相关硬件设备;成立三年来获得腾讯NI银奖、计算机设计竞赛冠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奖15项、省部级15项;已培养数十名毕业生从事相关行业工作;逐步在我校数字多媒体交互领域的教学、竞赛、就业指导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近三年来:
l 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重庆高新区飞马创新研究院)共建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l 成功入驻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l 主持省部级基金“战棋机器博弈研究”等纵向课题多项;
l 负责无人集群策略、缝隙图像检测等多项校企合作项目,总经费200余万元;
l 获得市种子基金30万元;孵化大学生创业公司2个;
l 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14项、省部级13项,显著提高行业竞争力;
l 应邀参加中国图形图像学学会、VR产学研大会、市科委、科协等行业会议并做报告,在该项领域取得一定的知名度;
l 培养学生研制多款原创游戏并成功上线,取得一定社会关注度;
l 为游戏和VR相关领域输送毕业人才数十人(包括入职腾讯天美工作室王者荣耀组,等),其中部分已获得较高的行业评价(包括2018迅龙创威企业年度之星、2019金海豚奖,等);
l 2019年获得学院“优秀指导教师”;2020年疫情在线授课期间获得“重理工最美主播”称号。
[3] 主要产品
l 人工智能 领域
Ø 面向无人机集群的在线博弈与策略收集技术(军科委项目):
通过广泛收集并深度分析多类型多层次用户完成任务的不同策略,提炼出高效鲁棒的集群协同任务执行策略。打破了国外无人机集群作战策略的技术壁垒,对国防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无人集群协同策略收集分析平台
Ø 策略类游戏机器博弈平台及人工智能算法(重庆市科委基金支助项目):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和战棋类游戏特点研究解决策略类游戏机器博弈的通用解决方案,对提高战棋博弈人工智能的水平,进而增进整个策略类游戏的产品活力有着重要意义。
策略类游戏机器博弈平台(“三国志战棋”)
l 机器视觉 领域:
Ø 缝隙图像工业检测:
针对缝隙图像错位扭曲、难以还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几何和特征行的自动无缝图像拼接算法,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对缝隙图像实时采集、智能拼接、内容识别。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满足较苛刻环境的要求。
Ø MR技术中的三维跟踪注册:
对现实场景中的图像或物体进行跟踪与定位。系统在真实场景中根据目标位置的变化来实时获取传感器位姿,并按照使用者的当前视角重新建立空间坐标系并将虚拟场景渲染到真实环境中准确位置。
l 智慧工业:
Ø AR辅助装配系统(某航空集团合作项目)
本系统基于某型AR头盔,突破三维注册、虚实融合、智能交互等关键技术,将生成的虚拟装配信息与真实的装配环境相融合,引导装配操作人员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减少装配失误。AR辅助装配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组装等复杂机械装配场合,或将成为未来智能制造维修保障、高级技工培训行业的常态化技术。(技术特点:AR三维注册,以及AR系统多模态数据平台)
l 智慧培训:
Ø AR战地创伤3D伤情和手术模拟系统(某军医大学合作项目)
本系统根据临床数据和动物实验结果,以不同类型的盆骨、四肢等战伤手术过程为基础,利用3D环视图像技术,结合混合技术建立3D伤情和手术模拟数据库,并进行AR技术的标注,用于以AR为基础的战伤手术模拟以及远程手术实时指导。(技术特点:基于动作跟踪的手术操作评测与实时报警)
Ø 战地救治效果评估虚拟现实仿真平台(某军医大学合作项目)
该平台实现基于VR虚实融合的多人同地联机与交互技术,对战双方在不同地理环境、人员数量、分布与装备、对抗策略等因素下进行模拟交战,并对典型救治技术、救治药品器材、救治组织决策、救治技术流程决策等不同条件做出模拟计算,评估救治结果。通过数媒渲染等技术,从视觉效果上真实地模拟交战和救治过程及结果,并与数值仿真保持一致性。(技术特点:多人同地联机VR虚实融合)
Ø VR地震逃生和救护训练(政府项目)
营造宾馆、教室、家庭等各种环境下突发地震的情景,并训练逃生和救护伤员。
l 数字孪生:
Ø 图像识别信息化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研究(国家电网合作项目)
本研究针对国家电网设施的维护分为:变电站电网数字孪生管理平台、光纤资源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基于变电站光纤配线架的图像识别、基于VR的光传输网管实训系统四大版块,对国家电网的信息化、智能化维护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并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技术特点:数字孪生模块式设计,以及抗遮挡等复杂环境下的图像识别技术)
Ø 变电站光纤配线架的图像识别
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自动识别光纤配线箱未插纤口的位置与计数等数据,并实时反馈给运维人员,改善目前运维人员依靠人工贴标签纸和肉眼检测插纤口连接情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检查易遗漏等现状。

l 智慧教学
Ø VR 驾校 & 自驾游(2017重庆青年智能科技创新大赛 第二名)
配合高度仿真的驾驶设备,进行驾校科目二的指导和考试;全套交通规则检测下的联机竞速系统;基于3D建模重现重庆的都市风貌,营造寓教于乐的自驾游体验。(技术特点:模拟驾驶中对全交规的判别)
Ø Polly with Me(2024雏鹰计划项目;2020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二等奖)
基于 VR 人机语音对话和任务驱动的沉浸式外语学习系统,通过养宠物等喜闻乐见的事务,营造留学般沉浸式的外语环境。(技术特点:文本匹配与语法纠正技术)
Ø VR数字电路实验(重庆市教委基金支助项目)
实现真实焊接电路的体感,克服材料花费、元器件不稳定等教学难题,开启生动逼真、交互性强、高效性的教学模式。(技术特点:电路原理图与焊接图的最大匹配算法)
Ø VR 高尔夫球训练机:
利用双目高速相机对发球进行机器视觉测速,并传输到MR头显,实现无场地的高尔夫球仿真和训练。(技术特点:通过机器视觉对球速和旋转的高精度测算)
l 智慧文旅
Ø VR云阳旅游(2017重庆首届青年生态旅游创意大赛VR+旅游类获 第二名)
将云阳特色景点与虚拟景物结合,模拟不同时间、天气的变化,在 VR中品味不同的云阳美景,以及玻璃断裂、跳伞等更多的交互式体验。(技术特点:实地考察建模及天气等特效)
Ø VR荣昌博物馆(政府项目)
荣昌传统工艺中的安陶、夏布、折扇的VR博物馆展示、全流程制作操作教学,以及知识问答,弘扬荣昌古文化。(技术特点:数字文化遗产的高精度建模)
l 娱乐科普
Ø 龟溯(2019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一等奖)
世界上最后一只玳瑁龟,在其他濒危动物的帮助下,寻找新的家园。富有创意的基于“时间回溯”的物理解谜和新型联机玩法。(技术特点:时空倒流下物理引擎的修正)
Ø Umbra本影(2021独立营Indie Camp游戏创作挑战赛 最佳视听表现奖)
“光污染”给世界带来了紊乱,玩家清理污染光源,重回光影调和的和谐世界。采用原创的“阴影碰撞”创意,通过计算几何学等技术,操控影子进行益智解谜。(技术特点:多光源动态阴影边界计算)
Ø 溯影:
猎人捕杀鸟儿的镜头被摄影师拍到,他利用倒带(时光逆转)和 PS操作在视频里“拯救”鸟儿,是基于物理交互的原创益智类游戏。(技术特点:创新的谜题设计)
Ø 绿茵战记(第六届华人原创大赛 第五名)
用策略类游戏玩法诠释足球比赛的配合艺术,并用深度强化学习训练出高级 AI,赋予策略类游戏新的生命力。(技术特点:战棋博弈AI的实验平台)
Ø 蔬菜兔(腾讯NI•2016全国高校游戏创意设计大赛 第二名;腾讯年度最佳游戏创意奖;腾讯收购)
原创的弱联网组装对战游戏,针对不同的敌人和地形,利用道具组装成载具,并操纵去战斗;具有丰富战术深度,释放玩家的想象力。(技术特点:物理引擎下道具以及组装载具的动力学系统)
Ø 纸飞机(腾讯NI•2017全国高校游戏创意设计大赛 全国30强)
富有创意的小清新游戏、寓教于乐的折纸系统,以及原创的“非对称联机”新型联机竞速模式。(技术特点:研究风场中纸飞机的动力学模型)
Ø 亘古尤一日
“正时间跑酷、逆时间解谜”的创新玩法,开创性做出“玩家自己制造谜题”的新模式;通过对物理底层架构的修改,开发出“逆时间”里诸多反物理规律的行为;故事也引发玩家对“自由意志与宿命论”的深思。(技术特点:物理引擎在“逆时间”下的底层修正)
Ø VR物理实验:
独创的 VR 物理益智类游戏,亲手组装车子、飞机等载具,并亲自驾驶找到迷宫的出口。(技术特点:逼真的物理引擎)
Ø 三十六计、蹴鞠
原创的微信小游戏,弘扬中国古文化。

[4] 主要相关获奖
l 国家/国际级:
比赛名称 |
奖项 |
年份 |
腾讯GAD•2016全国高校游戏创意设计大赛 |
年度最佳游戏创意奖 |
2016 |
中国大学生游戏开发创作大赛 |
最佳创意、最佳主题提名 |
2021 |
第五届独立营Indie Camp游戏创作挑战赛 |
最佳视听表现奖 |
2021 |
腾讯•罗布乐思作品征集活动 |
官方签约优秀作品 |
2021 |
国际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 |
三等奖 |
2018 |
中国第七届虚拟现实大赛 |
一等奖、三等奖 |
2024 |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
一等奖(第一名) |
2019 |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
二等奖(3项) |
2021、2020、2018 |
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 |
应用挑战赛一等奖 |
2016 |
百度校园青春技术Show |
最佳百度云奖 |
2013 |
Cocos游戏开发大赛 |
最具市场潜力奖 |
2015 |
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游戏设计大赛金辰奖 |
优秀奖 |
2018 |
创想未来•101创想世界赛场 |
优秀奖 |
2018 |
l 省部级
比赛名称 |
奖项 |
年份 |
Image Cup微软“创新杯” |
中国区校区选拔赛二等奖 |
2013 |
百度开放云编程马拉松 |
成都赛区最具市场潜力奖 |
2013 |
重庆市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竞赛 |
三等奖 |
2021 |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重庆市级赛 |
一等奖 |
2021、2019 |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重庆市级赛 |
二等奖 |
2020、2018 |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铜奖 |
2023 |
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 |
三等奖 |
2023 |
四川省数字工匠大赛 |
优胜奖 |
2023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重庆市级(2项) |
2020 |
重庆青年智能科技创新大赛 |
二等奖(第二名) |
2017 |
重庆青年生态旅游创意大赛 VR+旅游类 |
二等奖(第二名) |
2017 |
重庆青年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开发大赛 |
优秀奖 |
2014 |
重庆市大学生移动应用创新大赛 |
一等奖 |
2014 |
l 其他学科竞赛
第十四届“华中杯”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 |
国家级 三等奖、优秀奖 |
2022 |
“中国光谷·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
国家级 二等奖、三等奖 |
2023、2024 |
蓝桥杯大赛 全国C++程序设计大学B组 |
国家级 二等奖 |
2021 |
“传智杯”全国大学生IT技能大赛 |
国家级 二等奖 |
2022 |
u 联系方式
电话:13637736158;E-mail:stillwater@cq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