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胡红军

发布日期:2018-06-28 浏览量:

u 个人简介

胡红军,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沈阳工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领域)、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中国材料学会镁合金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学报》青年编委、《精密成形工程》编委。2010年获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13-2015年在陆军勤务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涂铭旌院士)。长期从事镁/铝双金属复合材料塑性成形、镁合金组织性能调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主编专著8部,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奖励3项。招收肯努力吃苦,善于钻研,有志于从事创新研究的硕士研究生。

u 研究领域

/铝双金属复合材料塑性成形;镁合金组织性能调控与强韧化;

材料大塑性变形工艺及计算机模拟。

u 承担的主要项目(10项)

[1] 挤压剪切制备铝/镁合金双层薄管的组织性能调控及复合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1042),2021-202469.2万,主持;

[2] 镁合金管材挤剪成形机理与控形控性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1038),2018-202172万,主持;

[3] 锆合金包覆芯体十字燃料棒共挤压工艺研究,中广核横向项目,2024,主持;

[4] /镁合金双层型材大塑性成形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cstc2021ycjh-bgzxm0148),2021-2023,主持

[5] 耐热镁合金管材挤压剪切扩径变形行为与组织控制,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B2023NSCQ-MSX0079),2023-2026,主持

u 代表性成果

  论文:

[1] Zhang W, Zeng C W, Zhao H, Hu H J*, et al. Achieved strength-ductility synergy of AZ31 alloy via novel extrusion-shear process.J. Magnes. Alloys 2024. DOI:10.1016/j.jma.2024.07.026 (IF=15.8, 中科院一区TOP)

[2] Zhao J X, Hu H J*, et al. Ultrasonic vibration-assisted texture regulation of AZ31 alloy.J. Mater. Process. Technol.* 2024, 334:118634. DOI:10.1016/j.jmatprotec.2024.118634 (IF=6.7)

[3] Zhang W, Hu H J*, et al. Enhanced interfacial bonding in AZ31/AA6063 composite tubes. Mater. Sci. Eng. A 2023, 880:145090. DOI:10.1016/j.msea.2023.145090 (IF=6.4)

[4] Zhao H, Hu H J*, et al. Steel wire reinforced Mg composites via extrusion. Compos. Commun. 2023, 43:101711. DOI:10.1016/j.coco.2023.101711 (IF=6.5)

[5] Zhao J X, Hu H J*, et al. Shear stress-temperature interplay in Mg-Al rods. Trans. Nonferr. Met. Soc. China 2025, 35(1):105-125. DOI:10.1016/S1003-6326(24)66668-9 (IF=4.7)

[6] Tian Y, Hu H J*, et al. Extrusion-shear-expanding process for Mg tubes. Trans. Nonferr. Met. Soc. China 2022, 32(8):2569-2577. DOI:10.1016/S1003-6326(22)65966-1 (IF=4.7)

[7] Tian Y, Hu H J*, et al. Continuous extrusion-shear for Al/Mg rods. Adv. Eng. Mater. 2022, 24(6):2200061. DOI:10.1002/adem.202200061 (IF=4.1)

[8] Zhao H, Hu H J*, et al. Cu wire reinforced Mg matrix composites. *Mater. Today Commun. 2024, 40:109669. DOI:10.1016/j.mtcomm.2024.109669 (IF=4.0)

[9] Zeng C W, Hu H J*, et al. Lamella-structured AZ31-AZ91 alloy.Mater. Today Commun. 2025, 42:111351. DOI:10.1016/j.mtcomm.2024.111351 (IF=4.0)

  代表性著作:

[1] 胡红军. 高性能镁合金挤压剪切制备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中国博士后优秀著作资助

[2] 张丁非, 胡红军等. 高性能镁合金晶粒细化新技术[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6.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优秀出版物

[3] 胡红军, 欧忠文, 欧影轻, . 镁合金薄壁管材特殊挤压成形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5.

  授权发明专利:

[1]胡红军, 梁鹏程, 章欧, . 一种轻合金宽幅板材的成型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中国, ZL202110014118.X[P]. 2021.

[2]梁鹏程, 洪兴, 胡红军, . 制备高性能、超细晶轻合金管材的模具及成型方法: 中国, ZL201911168021.3[P]. 2019.

[3]直妍, 梁鹏程, 胡红军, . 镁合金薄壁管材的双向挤压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中国, ZL201911018905.0[P]. 2019.

[4]梁鹏程, 洪兴,胡红军, . 用于制备大口径镁合金管材的快换式成型模具: 中国, ZL201911168022.8[P]. 2019.

[5]胡红军, 英玉磊, 秦西, . 一种制备高性能镁合金管材的模具: 中国, ZL201810630370.1[P]. 2018.

[6]胡红军. 一种镁合金型材连续塑性加工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中国, ZL2017104693366[P]. 2017.

[7]胡红军. 一种高强韧性细晶轻合金管材的制备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ZL201610492276.5[P]. 2016.

[8]胡红军. 一种超细晶中空镁合金型材的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中国, ZL201610492277X[P]. 2016.

[9]胡红军, 代俊林, 杨明波, . 一种双层金属板带或型材的双向挤压模具及挤压成型方法: 中国, ZL201510062848.1[P]. 2015.

[10]胡红军. 一种高延展性镁合金板材快速加工方法及装置: 中国, ZL201310742901.3[P]. 2013.

[11]胡红军. 激冷机械搅拌制备镁合金液态/半固态熔体的方法及装置: 中国, ZL201310614979.7[P]. 2013.

[12]胡红军, 黄伟九, 杨明波, . 连续激冷铸挤剪细化镁合金材料微观组织的方法及模具: 中国, ZL201210119864.6[P]. 2012.

  获奖

[1]胡红军(1/3),高性能镁合金组织性能调控机制研究,重庆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奖,

三等奖,2015

[2]胡红军(2/8),基于温度调控的镁合金成型技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6;

[3]胡红军(2/5),镁合金织构控制成型技术,中共重庆市人民政府,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2017;

  [4]胡红军(1/1),重庆市巴南区首届创新争先大赛,巴南区科协,创新争优十佳,2019;

  [5]胡红军(1/1),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创新争先计划,2022

u 培养的代表性硕士研究生的情况

[1] 张威(2024届)

研究方向:镁/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界面强化

主要成果:发表SCI论文10余篇(最高IF=15.8); 获国家奖学金;毕业去向:吉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赵健行(2024届)

研究方向:多物理场镁合金组织织构调控

主要成果:发表SCI论文5篇(最高IF=6.7);主持重庆市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毕业去向:西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3]赵辉(2024届)

研究方向:镁基复合材料

主要成果:发表SCI论文6篇(最高IF=8.0);获国家奖学金,重庆市市级优秀研究生;毕业去向:中国海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4]田野(2022届)

研究方向:镁合金管材成形工艺及微观检测

主要成果:发表SCI论文6篇(最高IF=4.7);获国家奖学金;毕业去向:重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u 联系方式

电话:18996100916(微信同)E-mailhhj@cqut.edu.cn